影片來源. tnclib

台灣文學大師葉石濤十一日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高雄榮總,享壽八十四歲。一生創作逾六百萬字的他曾說,死後要將骨灰撒在鍾理和紀念館的文學步道,讓人感念這位戰後台灣文學最重要的理論建構者,在揮別人間最後一刻,依然留下一抹瀟灑。

在台灣文學最昏暗的時刻
用鄉土點亮一盞燈
在台灣文學最迷惑的時刻
用台灣意識開闢一條路
用一生,為台灣文學立座標

這是一九九八年,淡水工商管理學院頒贈「牛津文學獎」給葉石濤時的一段獎詞,說明了葉石濤這位台灣文學耆老在台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一九六五年,葉石濤發表了評論-〈台灣的鄉土文學〉,開始作家作品評論的寫作,此後文學評論與創作源源不絕。當時,台灣文學還未成為被認可的學科研究、本土議題仍是禁忌,葉石濤卻在《文星》上發表〈台灣的鄉土文學〉一文,發下宏願:「我渴望著蒼天賜我這麼一個能力,能夠把本省籍作家的生平作品,有系統的加以整理,寫成一部鄉土文學史。」

後來,葉石濤終於在一九八七年完成了《台灣文學史綱》,是台灣人自己撰寫的第一部台灣文學史,意義重大。

 

+延伸閱讀+

中央電台 臺灣文學作家系列專題

葉石濤專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iV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