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目前有超過273個地方文化館,分散在各個角落,主題不同、展出物品也包羅萬象,蘊藏其中的文化內涵與精神能量,讓台灣在地文化之美,更加閃耀動人。


現在就讓我們聚焦『基隆市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在台灣最北、也是雨量最多的港口─基隆港邊,一棟融合現代化玻璃帷幕及復古圓弧拱廊的建築,總是吸引著過往旅客的目光。這棟興建於民國4年、日本大正4年,高齡93歲,走過基隆港無限風華,經歷二次世界大戰轟炸又再生的珍貴歷史建物,就是「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所在地。


雖然這棟建築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火和歲月的洗禮,原有的尖塔被毀,但建築本體及外觀仍保存良好,台灣光復後,由陽明海運公司的前身,也是中國第一家航運公司「招商局」接收,直到1995年才將這棟建築物與它背後的歷史,一同交棒給陽明海運經營。


這棟建築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所興建,是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也就是現今總統府,土木部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和井手薰技師所設計,建築風格屬於日治早期,鋼筋混凝土「歷史樣式建築」,無論是使用的建材和樣貎,和總統府都有若干雷同之處,因此,在台灣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意義,也被基隆市政府列為基隆市十大歷史建築之一。「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館長吳秋英描述了這棟建築的前世與今生:

這棟建築物最早是「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在基隆的,當時叫「出張所」也就是基隆辦公室的意思。在整個設計方面是當時總督府的土木部技師森山松之助、井手薰兩位技師聯手作設計及建造,所以非常富有當時的特色,甚至像總統府的牛眼窗我們也有,像非常有特色的清水磚也是我們共同使用的建材。他們的建材幾乎是從日本運過來的,因為自己有船就從日本把一些建材運到基隆港這邊來建造這個建築物。


我記得當時在整建的時候,剛好總統府也在做一些整修,甚至是希望把我們的清水磚賣給他們讓他們做整修。因為整修的時候也會有這些建材部份,因為自己都需要,我們甚至找到日本去,試圖找這些原始的建材來做修復,可是說真的很難找,因為時代已經久遠,當時這些建材的廠商可能也都無法再生產出一模一樣的建材。














 


吳秋英表示,當初「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整修時,以儘量維持建築物舊貎為原則,所以設計了外加式的現代化玻璃帷幕建築,成了現在這棟兼具古典與現代氣息的建築物,也代表了這棟建築物的使命,開始有了轉變。吳秋英說:


我們盡量去考據最接近的建材,試圖復原它的面貌,但是我們無法復原到日據時期最原始有圓頂尖塔這樣的樣式。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尖塔被轟炸毀掉之後,國民政府來台,當時財政上也無力去修復為原本尖塔的樣子,所以就把屋頂修復成可用的方式。一直到「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再重新整建空間,要作文化空間的時候才做了一些改變。


繼續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1. 基隆市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本特別節目由文建會贊助播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iV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