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來源. jdwu

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是 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 大龍峒」。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保安宮興建的年代,《淡水廳志》記載保安宮是在嘉慶十年(1805)捐建,道光十年( 1830)告成。《台北保安宮專誌》所提到的是乾隆七年(1742)時有泉州同安移民 從其原鄉白礁慈濟宮,乞求保生大帝分火來台。而起初是以木造所架設的簡陋廟宇,因神威 顯赫,居民感念而於乾隆二十年(1755)起擴建,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竣工。 保安宮大殿的龍柱落款是嘉慶甲子年,即嘉慶九年(1804),這是比《淡水廳志》所記 載的更早;又三邑人與同安人在台北盆地內的對立過程中,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在 艋舺建龍山寺,同安人在大龍峒建保安宮以壯聲勢抗之。因此,保安宮創建年代是要比文獻 記載的更早數年。

保安宮和大龍峒街聚落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傳聞四十四坎是在保安宮落成後,剩下一些 建材,由當時的富戶王、鄭、高、陳等合資廉價承購用以建造四十四間店舖。所謂的四十四 坎,即是指位於保安宮左側的木造瓦蓋店舖,兩排店舖共計四十四間,一間叫做一坎。這四 十四坎每間大小均等,在建構的形式上則被稱為「一進帶過水」。各棟式樣、大小、尺寸均 相同。而四十四坎亦有「隘門內」的稱號,乃是為了聚落的防禦功能,在兩端各設有一個隘 門。

保安宮最初是由當時四大姓合力集資而成,而由王姓族人捐出土地蓋廟,並獲陳、張、蔡姓 等大姓的支持。而這些大姓與四十四坎的商號也多有關連。在發展上,保安宮的祭祀範圍在 一、二、三堡的部份地區:
一堡:大龍峒、滬尾、北投。
二堡:和尚州、三重埔、新庄。
三堡:大稻埕。

保安宮的宗教活動,每年祭祀三回,在大帝的誕生日(舊三月十五日)、昇天日(舊五月二 日)、中元(舊七月十日至十二日)其費用三堡居民輪流負擔。而保生大帝的誕辰時由同安 各姓醵金演戲是為家姓戲,自三月五日起至二十八日止,以張姓為始,吳姓殿後,次第輪流 。過去俗傳有「大浪泵張,加蚋仔楊」之說。

在漢人傳統節日中,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等,合稱為三元節,起源於東漢道 教初創時期的「三官」信仰,亦即: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中元節為地官大帝聖 誕之日,道教認為當日地官下降,考校人間禍福,故在當天延請道士誦經,為地官祝壽,並 祈求赦免罪過,稱為「慶讚中元」。

 保安宮近年亦固定於中元節當天舉行盂蘭盆會,而盂蘭盆的來由則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佛教 勸勵弟子孝順,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布施佛僧,以祈七世父母離苦升天,現世父母福 樂百年。另一說則是家喻戶曉的「目蓮救母」故事而來。不論是中元普渡或盂蘭盆會,都有 著敬天法祖的意義。

+延伸閱讀

1. 大龍峒保安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iV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