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來源. 台南縣政府文化局

黑面琵鷺是國際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鳥類,台灣在一百多年前就有黑面琵鷺的記錄,但是受到 貴賓般的關愛則是最近十年的事。



黑面琵鷺在七股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1893年,一位英 國的鳥類學家叫La Touche,搭船經過安平外海時,即曾見到此白色大鳥飛越,但並未引起太大的注意。

日據時代,日本鳥類學家風野鐵吉,在這個地方做研究,當時黑面琵鷺數量約有五十隻左右 ,數量最大的地方還是在台江內海附近。

民國八十一年,國際的環保團體來台灣,發現全世 界的黑面琵鷺竟有一半出現在台灣,所以政府也將其作為一種生態保育的指標。七股黑面琵 鷺保護區生態景觀豐富多樣。

每年秋冬季節來臨,成群的候鳥就會來台灣報到,這些遠道而 來的北方嬌客,以出現在台南縣七股鄉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最受到國人的矚目。

黑面琵鷺 最特殊的地方就在牠的嘴部,因為形狀很像國樂的樂器-琵琶,所以取名為琵鷺,但七股當 地人卻給牠取了個更貼切的名字,台語叫做「撓杯」。

在早期,漁民已看到這種這種鳥類, 由於長長的嘴巴,好像是飯匙,吃東西時會左右擺動,所以以前的漁民都稱其為「撓杯」。 七股人組成了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擔任解說義工為遊客解說與導覽賞鳥事宜,也投入調查黑面琵鷺的生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iV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